《致十年前的自己:願此時平淡,若彼時燦爛》
#亞洲人類圖與2010的我
Hey,女孩,
十年過去了,我依然記得關於妳的許多事。妳染髮的色號,叫做「麥田棕」,頂在頭上有蓬鬆的豐收感。妳喜歡混合了豆沙粉和野莓紫這兩種低歛也奔放的蔻丹。妳擦的香水是Dior的「Poison」。終於瘦到滿意的程度了,工作衣著妳經常選擇日劇女主角穿的「ICB」、「Theory」。妳還有許多昂貴的名牌鞋與包。看了很多遍的「Sex and City」,妳崇拜並模仿著凱莉。
妳並不是五官精緻、本來就好看的那種女孩子,所以費心打扮,努力想讓自己變得好看。那些華麗的衣服配件鞋包,現在都還在,妳穿戴起來,確實不差,但為什麼那個時候,妳留下來的照片卻出奇的少呢?
因為穿起來並不舒服吧。雖然名牌的觸感,總能營造出天衣無縫的假象,好像妳天生就能夠駕馭那些服飾,專櫃小姐說的,「孫小姐妳穿穿看,簡直就像是妳的另一層皮膚。」,但腰間的縫線總是這麼緊,領間的刺繡弄得脖子好癢,下班之後,妳把自己脫光,趴在床上和那些華服睥睨。
明天絕對要穿得舒服一點。再也不要折磨自己了。每晚妳都這麼打定主意。
可是,日復一日,妳仍然穿著,這些很少讓妳可以放鬆呼吸,每次轉身坐下起立都要小心翼翼的盔甲。因為,妳剛剛轉換了跑道,在醫美領域,必須要光鮮亮麗,才會顯得具有說服力。妳的前手是個艷麗如雲的女性,妳到職時她已經走遠了,但在許多資料檔夾裡都可以看到她的壓倒性身影。醫生見到妳,上上下下打量一圈,「喔,所以妳知道XXX?她真的很棒,沒有人可以做到像她這樣。妳是接替她的?再說一次妳叫甚麼名字?」
這讓妳感到難堪,發了瘋似地想要證明,別人能做到的,我沒甚麼不可以。妳跟著行銷與業務團隊,四處踩點,一個一個打電話給相熟的媒體,敲採訪排曝光,每一周都在環台,還帶著媒體去了瑞典。漸漸做出一點成績之後,心裡卻變得空洞,妳發現,周遭的人注意的是妳的精裝,而非妳的專業。
妳很確定自己不想成為「Sex and City」裡的莎曼珊,心裡的洞就用學術堡壘來填空。工作最忙的時候妳考上了研究所,妳媽心裡是高興的,卻又忍不住叨唸妳開竅太晚,「早就叫妳念書,年紀輕輕念不是正好?妳搞到都快三十多了才念,跟得上嗎?」。
妳跟上了,而且出乎意料念得很好,認識了一群意氣相投的朋友結成組員,每次報告還約定穿同色的dress code。在學校,妳有機會卸下華服,偶爾穿回普通的襯衫或牛仔褲,展現了全部的真實的妳,就算完全素顏又沒戴隱形眼鏡,朋友們仍然由衷欣賞妳的文思敏捷、談吐便給,真心讚美,我覺得妳的腦子超正。
然後,妳也籌辦起婚事,像要把人生大事全部洗洗切切炒好上桌。這應該是妳碰過最對的情感選擇,沒有太多不對等的追索,對方給予妳的關切也不會形成勒索。妳第一次知道,原來戀愛可以這麼平和,不用哭鬧好好講開就可以得到理解,他也不玩甚麼追星逐日的浮誇把戲,每回到了吃飯時間總是夾齊了菜放到妳碗裡。跟他坦承妳婚後想要一直寫作,不會被取笑說喔拜託啦妳都多老了當作家來不及了吧。雖然家裡空間不大,他認真為妳隔了一間書房,又幫妳添購了新型筆電。
妳覺得大概就是這個人了。心裡卻仍然忐忑。會不會走著走著突然就冷卻了?會不會越來越失去自我?試穿婚紗時妳起了一身痱子,望著背上的痱子怔忡良久,難道這就是恐婚症嗎?妳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牽手嗎?不知道,但妳不想選擇逃走。逃走就永遠不會曉得了。
越過時光,看著步入禮堂後,前往義大利度蜜月的妳,心裡並沒有甚麼特別的話想要對妳說,妳很聰明,那時妳疑惑的,多半只是自欺欺人。再過不久之後,妳會離開這個產業,妳會懷上第一個孩子,妳會接到嶄新又陌生的工作邀請,由此開拓了不同的職涯風景;然後,妳也會迷失自我、無比低落,兜兜轉轉,妳會遇見我。
我能夠跟妳說的是,我們常常都在祈求,自己可以變得更好,但對於更好是甚麼,其實沒有頭緒,可能是更好的生活條件,也可以是更好的工作地位。十年之後,妳會從我身上得到那個關於「更好」的答案,是自在做自己。
妳有注意到嗎?在蜜月旅行中的照片,妳穿著平凡的毛衣,時差與寒流讓妳得了嚴重的感冒,根本無心上妝,但妳反而願意拍照了,這也是那幾年中,妳留下比較多照片的時期,每一張都真心露出舒適的笑容。
女孩,妳最終會丟棄的,那些即便美麗、但終究不屬於妳的外衣。妳剪短了頭髮、戴回了眼鏡,發現俐落比嬌豔更像自己。當然啦,妳仍然會欣賞和追蹤最新的流行,卻不再執著一定要趕上流行。妳有妳的時序。
張愛玲說過的,願此時平淡,若彼時燦爛。十年後的妳,在家庭與職場之間,過得家常而平淡,心靈上,卻比十年前更加燦爛。不過,請妳不用太急著走到我這裡來,讓時間自然推進因果的發生。好好去看看義大利吧,下一站就是威尼斯了,目前我這裡,因為疫情哪裡都去不了呢。
#愛自己別無選擇
#在人類圖裡找到真我